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的蘇州工業園區報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服務于通關物流和跨境供應鏈的科技型國企,一直與區域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近年來,園報黨支部堅持黨建與創新有機融合,在新發展格局下,著力打造“智慧通關先鋒”黨建品牌,緊密圍繞“通關貿易便利化”主線,自主探索,凝聚合力,書寫國企黨建的“園報樣本”。
黨建+模式創新:“紅色引擎力”撐起區域發展新高度
園報黨支部以黨建帶動創新發展,在園區、高貿區黨工委和物流中心黨總支的指引下,將“智慧通關先鋒”品牌挺在前面,黨員們充分發揮先鋒精神,盯準目標創新探索,并以項目運作和平臺構建作為助推器,“引進來”“走出去”,主導落地近百個經貿新政試點,協助園區打造世界一流的開放形態、產業集群和營商環境。
2020年,園報黨支部持續助推“自貿區”和“綜保區”建設。其中,“自貿創新”項目凝聚合力突破政策,首創“用于食品包裝的研發測試樣品出口”案例;“保稅+”項目在達成江蘇首單保稅研發單證的基礎上,“以區塊鏈技術深化“高端制造全產業鏈保稅模式”試點,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首票保稅展銷報關;“綜合物流平臺”通過信息系統,靈活運用“海關特殊監管區鐵路拼箱”“陸改水”“滬蘇卡航”等多式聯運模式,為企業暢通全球疫情影響下的國際物流,平均節省近半時間和近30%的成本;建成江蘇省唯一的“跨境全流程供應鏈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運用AI、云、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數字化賦能跨境供應鏈迭代升級。
黨建+服務創新:“紅色同心圓”打造重點產業新標桿
園報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規律,發揮黨組織紐帶作用,依托“智慧通關先鋒”品牌,與蘇滬兩地海關三方不斷加深共建聯建,精準打通企業進出口過程中的“痛點”“瓶頸”,有效服務園區“2+3”特色產業體系。同時,園報黨員結合業務,推出“送專家下廠”“送智能系統下廠”“送政策輔導課下廠”“送定制化解決方案下廠”等系列舉措,靠前服務、智慧服務,讓企業“足不出戶”實現從操作一線到運營架構的難題破解,形成產業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2020年,園報黨支部進一步凝聚共建力量助燃產業高速發展。共同落實惠企新政,辦理對美加征關稅商品退稅千萬余元,幫助高端制造類企業疫情下“輕裝上陣加速跑”;聯動多地資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解決5G原材料進口難題,服務國家新基建戰略,推動“5G+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凝聚戰疫合力,高效保障生物醫藥企業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投產出口;推動數字合作,優化升級海關歸類系統及數據庫,幫助企業在進出口活動中大幅提升合規水平,促進良性循環。
黨建+生態創新:“紅色朋友圈”構建行業共贏新格局
園報黨支部秉承國企黨組織的紅色基因,勇挑社會責任,發揮“智慧通關先鋒”引領力,通過經貿行業中的黨建共建,整合多方資源,從多個角度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良“生態環境”。
搭“專享”平臺解共性難題。園報黨支部建立“經貿交流會展平臺”,從2015年到2020年,聚焦共性問題開展主題活動200多場,連續舉辦六屆“貿易便利化金雞湖高峰論壇”,吸引長三角及全國2000余家企業、上萬人次參與,并推動建成全國首家立足于自貿區、服務全產業鏈的“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站”(省級),維護區域內產業安全和企業權益,在行業中形成了強大的示范引領作用。圍繞這個大平臺,園報黨員自發組成“通關貿易研討志愿服務組”,開展會務工作近400個小時,充分展現出先鋒作用、保障能力和擔當意識。
培育一支積蓄創新力量的“后浪”隊伍。園報黨支部設立 “關愛助學育才”項目,在行業中貫徹“人才強國戰略”,與上海海關學院、江蘇商貿學院的黨組織開展了10多年的校企合作,將公司作為學生實踐與發展的“第二課堂”,并由全體黨員做“紅色領路人”,授課百余場,培養了10多批優秀畢業生。2020年,該項目基于以往成果,孵化出“園報-上海海關學院‘產學研合作基地’”,繼續多維度探索科創成果轉化,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人才培育和科研創新“同頻共振”。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未來,園報黨支部將進一步探索黨建工作新方法,進一步深化“智慧通關先鋒”黨建品牌內涵,以黨建繼續賦能通關貿易便利化,持續為園區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經濟增長極,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園區報關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