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帶上全家老小,洛陽游起!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咱們的祖先留給洛陽太多太多的寶貝。然而對于我而言,到洛陽最想看的卻只有兩件寶貝。
一件是自然之神賜以洛陽,始于盛唐,光大于今朝的牡丹花。唐代詩人劉禹錫描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景,據說時至今日比之盛唐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規模大,品種也是前朝往代所沒有的,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花開有時不待人,一年中就那么短短20天左右的花期,不是有機會到洛陽都能有緣得以相見!
另一寶,毫無疑問就是龍門石窟,那是凝聚了古代智慧的中原藝術精華,洋溢著我們先人信仰情感的文化遺存,是遺響千載的人文景觀。
龍門石窟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洛河的支流——伊河,但見河面寬闊,河水清碧,兩山夾峙,景色如畫。石窟歷經1300多年歲月的侵蝕,色彩暗淡,面貌模糊,呈現出輝煌歷史的。石窟密布于伊水河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大小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每尊佛像都形態逼真,形象飽滿!很是壯觀!
白馬寺
始建于漢代,真正的千年古剎,閉上眼有種穿越的感覺。歷史濃厚,一磚一瓦都是故事。進入山門,一側為一座鼓樓,鼓樓前有一株櫻花,正值怒放,游客都紛紛拍照留念。一側為鐘樓,自古就有晚擊鼓、早撞鐘,除了報時間外,還有勸人精進修持的功能。在往里走就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
整個寺內佛香繚繞,“一柱佛香燃輕煙,一念本真向禪境,一朝頓悟破紅塵,一心一世一如來”。古老與現代,沉穩與清新,靜寂與躍動,對比之中才顯得畫面如此的生動飽滿!
牡丹園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充分表達了牡丹花的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之姿!
牡丹花是我們的國花,有著兩千多年的生長和人工栽培歷史。置身花叢,仿佛進入了仙境,春風拂面,花香撲鼻,美不勝收!感覺整個人都猶如花仙子般輕盈歡快!
(園區報關綜自區運營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