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石”每“刻”都精彩
“北敦煌、南大足”,作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重慶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于世,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后一座豐碑和顛峰之作”。
大足石刻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分布于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山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大足石刻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憑借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下大足,福滿人間,每石每刻都精彩。作為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大足石刻把藝術的至臻之境熔鑄在蒼山石壁上,也把精神的至善之境銘刻在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里。
(園區報關黨政辦)
發布時間:2021-01-08 14:00:25
返回列表頁
上一條:如來如愿
下一條:一抹金黃 驚艷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