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2周年之際,經園報黨支部研究決定,開展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組織活動“紅色之旅—湖南行”,本次活動旨在推進支部的組織建設,激勵園報全體黨員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
第一次踏上紅色之鄉—湖南時,我們的心情十分激動。到達長沙后,我們支部一行九人坐車前往了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參觀學習。韶山位于湘潭市,是一代偉人毛主席的故鄉,毛主席人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期就是在韶山沖度過的。可能是毛主席故鄉的緣故,這里姓毛的人家竟占了70%。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灣?幾十里水路到湘江?江邊有個什么縣?出了個什么人領導人民得解放?瀏陽河彎過了九道灣,五十里水路到湘江。江邊有個湘潭縣,出了個毛主席領導人民得解放。”在湖南民歌《瀏陽河》悠揚動聽的旋律中,我們到達了韶山毛主席銅像廣場,青松翠柏環繞,鮮花綠樹擁抱之中, 毛主席銅像立于高高的紅色花崗巖石基座上,面朝東南方,身著中山裝,手執文稿,目光炯炯,面帶微笑,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主席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展現了新中國的主要締造者的光輝形象。我們支部一行在參觀完銅像后,在銅像前深深地為毛主席鞠了三個躬,并獻上鮮花花籃,表達黨員們對于主席的熱愛與敬仰。
隨后我們一行又來到了毛家史展覽館,了解毛氏家族歷史,觀看主席一生各個時期珍貴的革命與生活圖片,重溫了主席和革命前輩為了建立新中國,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為趕走日本帝國主義,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英勇善戰,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山以人顯,人杰地靈”韶山真的印證了這句話。韶山是毛主席成長、生活、學習和戰斗過的地方,也是毛主席一生最眷念的地方。 毛主席的青少年時期就在這里度過,韶山的山和水養育了毛主席,賦予他智慧、勇氣和膽略,讓成長起來后的他,走出韶山,走向山外面的世界,干出了一番驚天地、泣鬼神、開天辟地的事業,從而創建了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韶山也因為孕育了毛主席這樣一位偉人而聞名遐邇。位于韶山沖的毛主席故居是一座土墻灰瓦的普通農舍,但故居前人流如織,人們自覺排成長龍,參觀偉人故居。由于時間原因,我們一行人沒能進屋參觀,僅僅在毛主席故居周圍追隨偉人的足跡,瞻仰偉人的風采。
此外,支部一行還重走了當年在解放前夕賀龍元帥帶領紅六軍走過的“紅軍路”,參觀了賀龍公園,也進一步了解了賀元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設做出的杰出貢獻。
整個紅軍之旅期間,園報黨支部一行九人還結合這次途中所見所聞,舉行了一次學習會議。學習了黨的十八大精神要點以及習總書記關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講話,收獲頗多。實事求是對待成績和問題、以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推動改革開放,解決問題,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精神將會貫徹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
此次湖南之行時間雖短,但通過尋訪先烈足跡、回顧紅色歷史、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等,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奉獻精神,深入理解了革命精神與堅韌意志。以后,我們會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引領公司全體員工把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等精神、美德發揮到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去,真正起到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文/人事部 唐旻斐